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山西太原思政团实践感想

时间:2022-02-14 01:51:56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引导北大青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实践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师生于7月7日至11日来并开展思政实践。此次实践以“重温峥嵘历史忆初心,感受转型新颜话发展”为主题,由学院党委书记余淼杰、党委副书记雷晓燕、助理院长黄卓、助理院长行桂英、团委书记王丽雅带队,师生一行通过参观革命旧址、学校、企业、产业园区,开展座谈交流、调研访谈、主题讲座,领略了山西省的人杰地灵,回顾了党的光荣历史,深入考察了山西省转型升级之道,感受了山西的红色基因和转型巨变。一起来看同学们此次山西之行的心得感悟。

什么是有情怀

樊仲琛 国发院2017级博士生

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学生听老师们讲得最多的词语一定是“家国情怀”。国家发展研究院目标就是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学生。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说“这是有情怀的”。但是,一旦问起什么是有情怀,我们往往无法把握这一很抽象的概念。我们要如何给有情怀下一个简洁的定义?这次前往山西太原的思政实践活动,就恰恰让我对“有情怀”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参访了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纪念馆。“彭真”是他第一次到延安时改的名字,寓意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服从真理、维护真理。彭真同志终其一生都在为真理而奋斗。革命年代,他不畏牺牲,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而斗争。建国后,他也从未改变。作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他生活极其节俭,一件衬衣和一件棉衣穿了几十年。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迫害,他仍然没有动摇,坚持寻求真理,矢志不渝。在改革开放后,他参与制定了多部法律,继续为人民作出贡献。和彭真同志一样,还有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在取得胜利之后没有变成李自成,而是坚持着革命的初心。家国情怀,就是无论战乱还是和平,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身居什么地位,都要始终坚持真理,不忘初心。

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幸聆听了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原省委党史办公室主任张铁锁老师的党史教育课。山西是著名革命老区。抗日战争中,山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作出了卓越贡献,歼灭日军7万余人。建立新中国的将军们绝大多数都在山西工作和战斗过。在解放战争中,很多地区都急需干部。山西作为老根据地,向新的解放区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干部,为巩固解放区作出了巨大贡献。张老师在讲座中指出,家国情怀,就是为了国家不计得失地做奉献,为了全局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

家国情怀不只是革命中的轰轰烈烈,在承办此次活动的同创谷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雷志彬会长在和我们的交流中介绍了自己主持同创谷工作的心路历程。太原同创谷坚持“引领三创、集聚人才、赋能产业”,打造山西“省校合作”的一方热土,为大学创业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和贴心的服务。雷会长将其定位为一个非盈利机构,而不是政府部门。他提到,做成这样的事情必须要有情怀的人来主持。什么是有情怀?他表示,有情怀的人为的是做成事情,而不是利益;没情怀的人为了利益,不在乎做什么事情。

我们要始终提醒自己,财富和地位并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光荣而又艰巨的事业。这需要一代又一代有情怀的人接续奋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

表里山河犹往日,转型发展正当时

曹健 国发院2019级硕士生

对我来说,这次活动意义非凡。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我过去对家乡的了解主要源自亲身经历,虽然感受具体真切,但远不够全面深刻。而这次思政实践恰恰给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参访和系列讲座,我得以站在“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山西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历史的山西: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深入华夏腹地。东依太行山,西有吕梁山,“母亲河”汾河从中流过,素有“表里山河”的美名。

这里是中国远古人类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180万年前,山西境内的人类制造出中国最早的打制石器,文明之火从此在中国大地燃起。距今7000至4000年,先民们在这里制造陶器、营建房屋,早期国家的雏形已然显现,华夏民族的血脉从此诞生,并延续至今。

公元前21世纪,大禹建立夏朝,定都山西夏县。殷商时期,这里与王朝中心区域比邻。其后武王伐商,西周建立。周成王“桐叶封弟”,叔虞入主山西,成为晋国始祖。如今位于太原的晋祠,就是为纪念叔虞及母后而建。园中千年古树、古建碑刻,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赓续,记录了历代王朝的兴衰。

这里还是民族文化的熔炉。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雄踞山西。他们与汉族长期共同生活,语言文字、文化习俗与饮食服饰等逐渐与汉族融为一体。北魏孝文帝定都大同,兴建云冈石窟,为山西遗留下深厚的佛教文化。

这里还诞生了璀璨的晋商文化。明清时期,晋商驰骋海内,足迹北抵莫斯科,南至广州湾;钱庄票房遍布全国,汇通天下;晋商敢为人先,创造了难以计数的财富神话,留下了开放诚信的晋商精神。

二、革命的山西:一方用鲜血染红的革命热土

山西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先辈们曾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通过参观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聆听党史教育专题讲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在山西的光辉历程》,我对山西的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和真切的理解。

一百多年前的五四爱国运动,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序幕。在北京的学生游行队伍中,一名山西人冲在最前面。他带领十几名学生“火烧赵家楼”,将整个运动推向高潮。他就是北大学生会负责人——高君宇。高君宇是我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也是山西的第一位共产党人。早在1921年5月,他与贺昌等人就在太原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山西青年学生和工人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彭真同志就是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大革命时期,彭真同志参与领导工人运动、学生运动,使山西成为当时北方重要的革命热土。

土地革命时期,山西诞生了两支红军队伍,分别是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四军。长征胜利后,山西成为红军重要的兵员和物资基地。毛主席于1936年春亲自指挥红军东征战役,在山西石楼县境内写下气势磅礴的名篇《沁园春·雪》。其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诗,是对山西“表里山河”最为壮美的写照。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主战场,是八路军总部和三大主力师所在地,共发生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和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70多次。众多共和国元帅和将领在这里浴血奋战,建立了不朽功勋。山西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和伟大壮烈的牺牲,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留下极其浓墨重彩的一笔。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山西伤亡共计276多万人,民房损失高达910多万间。在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下,山西两百多年的财富积累毁于一旦。牺牲之巨,使人动容泪下。

解放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优秀山西儿女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他们在经过抗战时期血与火的洗礼后,已成长为党的中坚力量,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山西是一片英雄的土地,革命先烈们在这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照耀和润泽着勤劳质朴的山西人民。

三、发展的山西:因煤而兴,受煤所困,转型发展在路上

煤炭是大自然对山西的馈赠,同时也是严峻的考验。山西煤炭资源储量极其丰富,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在煤炭“黄金十年”(2002-2011年),国际煤价一路走高时,山西只依靠煤炭产业,经济就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始终存在巨大隐患。当煤炭价格较高时,很多问题都被掩盖,一旦煤价下跌,山西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就会猛烈地暴露出来。2012年以后,由于煤炭行业进入衰退期,山西不可避免地陷入“资源诅咒”的巨大困境,面临经济停滞落后、产业粗放单一、环境严重污染、人才大量外流等诸多挑战。

“靠煤吃煤”的老路难以为继,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但由于煤炭产业的巨大惯性,山西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经济结构方面。丰富的煤炭资源禀赋使山西在煤炭开采、加工以及下游能源化工产业上有天然的比较优势,挤压了制造业的生存空间。一方面,煤炭及其相关产业吸纳了大量就业,提高了工人的相对工资;另一方面,大型煤矿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对资金和设备都有巨大的需求,从而抬高了融资成本。这些高昂的生产要素成本,是传统制造业企业所难以承受的,严重制约了山西经济转型的空间,限制了发展的思路。这种由自然资源禀赋导致的制造业挤出现象,被称为“荷兰病”,是山西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次,营商环境方面。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等环节都需要经过多项行政审批,这就给权力寻租创造了空间,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市场经济所强调的公平、法治、自由和开放等精神难以深入人心,对山西营商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发展的活力显著下降。

最后,人才吸引方面。单一的煤炭产业不仅无法留住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还恶化了山西的生态环境和整体形象,让山西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对经济转型造成釜底抽薪的负面效应。

由此可见,煤炭产业不但无法支撑山西未来的发展,而且反过来变为沉重的历史包袱,阻碍经济转型的步伐。

穷则思变,山西的转型发展需要新办法,对此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转变发展观念,思路决定出路。应认识到,山西未来的发展不在于上天赐予的“乌金煤海”,而在于培育领先的科技创新实力。只有不断降低煤炭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以自由开放包容的精神拥抱新思想、新技术与新产业,山西才能在转型发展中走出一条新路,才能为解决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难题贡献“山西方案”。

第二,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过去山西的发展定位是煤炭主产区和能源基地,如果以这一标准来衡量,那么山西很好地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但如今山西需要新的定位,来引领经济转型的方向。山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未来要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研发制造基地、文化强省、黄河和京津冀生态屏障、以及能源革命排头兵。这一定位清晰勾勒出山西未来发展的蓝图,为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

第三,依托比较优势,布局先进产业。山西应统筹利用现有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有重点、有梯次地布局先进产业,以更好实现转型目标。

资源禀赋方面。山西的能源优势特别是电价优势突出,通过大幅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来吸引对电力需求旺盛的新兴产业,例如现代数据中心等。此外,山西还有丰富的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文旅产业的潜力十分巨大。虽然山西的文旅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景区基础设施等硬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对外形象展示、旅游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等软件还有较大不足等。

产业基础方面。山西煤炭能源相关产业基础雄厚,未来发展方向在于“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的同时占比逐年下降”,实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煤炭绿色智能安全开采和高效清洁深度利用”的目标。同时,山西还有以“太钢”为代表的优秀传统制造业,未来应致力于迈向先进、走向高端,解决中国面临“卡脖子”问题,发展全球领先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引领“中国创造”。

对于山西目前还没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提前布局,打好基础。采取引进来的办法,因势利导,为实现“弯道超车”创造条件。例如,通过省校合作、省企合作,集中力量引进一批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人才的工作生活、高校的科研创新以及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持,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其中,太原“同创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太原“同创谷”是太原市政府与同济大学合作建立的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器,依托同济大学学科优势及影响力,对内提升太原市的创业品牌与实力,对外释放发展信号,吸引人才来晋工作,为山西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助力。

回望历史,山西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直根;革命年代,山西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为抵御外来侵略和实现民族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建设时期,山西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成为全国煤炭主产区和重要的能源基地,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西人民砥砺奋进,毅然走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

表里山河犹往日,转型发展正当时。我相信,家乡山西未来一定能蹚出一条新路,如期实现转型发展目标,为全国的经济转型、文化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独到方案、坚实力量!

学习辉煌党史,激扬奋斗精神

李锐 国发院2020级本科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山西在革命历史上有重大贡献,涌现出以彭真、高君宇、贺昌为代表的一大批卓越的坚定的革命者,因此在山西这样一个有着非常深厚而光荣的革命传统、对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有着突出贡献的地方,学习党史更显得意义深刻。而对党的辉煌历史的学习与感悟,让我更加坚定理想,激扬奋斗精神。

一 

九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的太原馆。它位于太原市文瀛公园内、文瀛湖边,是中共太原支部(山西省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在这里我们了解学习了其发展经历、中共太原支部的建立历史以及山西革命代表人物——彭真、高君宇、贺昌的生平事迹。

参观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该处始建于明清时期,最早为1445年的山西贡院。到1906年,科举制废除,山西巡抚衙门在这里创办了山西公立中学堂。1912年,则更名为“山西省立模范中学堂”。在1912年学堂更名后,时任校长金应豫召集教职工和学生,关闭了位于纯阳宫街的校门,而在文瀛湖南畔建了新校门,与原山西贡院的大门向背,意为与封建科举教育背道而立。这不禁使人联想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山西省是最早的一批宣布脱离清朝“独立”,拥护共和,拥护中华民国的省份之一。在北方各省还没有觉醒的年代,是山西省第一个站出来拥护孙中山和其建立的中华民国,这确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学堂建新校门,不仅仅是与封建教育及科举制度背道而立,更是学堂师生反对腐朽的清王朝、反对落后的封建制度,是思想进步的体现。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山西具有比较早的革命传统与进步思想这一观点。

1913年8月,学堂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当时的省立一中是全山西省规模最大的中学,学校设备齐全,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非常雄厚,享誉全省内外,众多有志青年都渴望到这里学习。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前,这里逐渐成为太原乃至整个山西进步青年、学生运动的主要基地,也是山西党团的诞生地。很多进步的青年学生创办了《平民周刊》,并在这部刊物上发表文章,揭露社会黑暗,表现人民疾苦,抨击封建统治。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另一部杂志——《新青年》。《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是最早的一批进步刊物之一;与《平民周刊》同样的,在《新青年》上,特别是随着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文章,进行思想启蒙教育,猛烈抨击封建体制。这让我意识到,《平民周刊》应该就是在五四运动和《新青年》的激励影响下创办起来的,这是当时的山西特别是省立一中的青年学子积极进步的重要体现。同时,当时很多的进步活动都是通过创办报刊开始的,而一个成功的政党也一定有着非常优秀的以报纸为代表的传播系统,这让我意识到新闻传播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合理的宣传让众人认同进步的思想,才能让人们对活动认可,从而顺利推进活动进行。到了1920年夏,“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在省立一中成立,小组成员在太原全市秘密散发《共产党宣言》,同时在众多进步报刊如《先驱》、《中国青年》等上发表进步文章,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宣传革命,在当时造成了很重要的政治影响。1921年5月,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在省立一中成立;1924年,中共太原支部,也是山西省第一个党组织,在省立一中成立,彭真先后任组织委员、支部书记。

中共太原支部建立后,领导发动了一系列重大革命斗争活动,推动了全山西省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发展,乃至为全国的革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入太原后,在中共太原支部的组织领导下,太原各个学校的进步学生集合起来,成立了“太原市民沪案后援会”,形成了爱国反帝统一战线。这在山西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这种自上而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组织的成立推动了整个国家的革命进程,真正使我国进入了新的革命局面,并引导着全国人民正确进行革命斗争且最终获得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

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旧照

在纪念馆,我了解学习了伟大的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的生平事迹,并深受感动,收获良多。在展览中我看到一副彭真手迹,大张白纸上只是简单地写了四个大字——追求真理。事实上,这四个字也是彭真一生的写照,是彭真自始至终坚持的理念。在民主革命时期,他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事业奋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坚持正确的道路,探索社会主义的真理,坚持法律的公平,为了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奋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4年9月,彭真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发言,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这正是他追求真理一个重要的细节性体现。纵观彭真的一生,他总是在寻求正确与真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并将探索的真理用于实践。而我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目前这纷繁复杂的世界,应该有着追求真理的态度,至少在这象牙塔中不断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去追求真理,而不要被外界的不良因素干扰。一个人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对社会的万千现象进行明辨,才能在思考中追求真理,正如彭真一直追求的那样,在自我思考中独立探索世界的未来的真理,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从众。

彭真手迹——“追求真理”

在彭真生平展览馆的最后,我看到了一块牌子,那块牌子的最上面有一个题目——“最后的忙碌的一个月”。在这块牌子上记录了彭真生命中最后一个月的经历。彭真依然辛勤工作,他同来探望他的同志交谈,并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见解;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趁着神智清醒,他对身边的亲人和工作人员说:“中国革命……马列主义”,这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看到最后,我十分感慨,他最后的话照应了上文所讲的他一生的追求,即“追求真理”,这四个字真正地贯穿了他的一生。这不禁令我反思,我是否能在生命的每一刻,甚至是在最后时间也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事业,并为之不断奋斗呢?恐怕我确实是不敢给出一个完全肯定的答案,但在学习了彭真的生平,特别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月之后,我确实是受到了很大的感触,这激励着我不要松懈,继续奋斗,也许我不能像彭真那样有那么大的贡献、能在每一刻都坚持不懈地忙碌,但我会不断努力,不断用前辈的光辉事迹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地向前迈进,不断提升自己,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的忙碌的一个月”

上午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又聆听了由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原省委党史办公室主任张铁锁主讲的党史教育专题讲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光辉历程》。通过参加该讲座,我第一次学习了解了山西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其作出的重要贡献,很是令我开阔眼界,也加深了我对中共党史的认识。

通过讲座我也更深刻认识到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最终带领人民走向解放、走向胜利,其中有很重要的几点。一点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和人民站在一起。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历史发展、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力量就是人民,没有人民的支持任何改革都无法渗透到社会的最基层。另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并在指导下不断改进加强党的建设。历史证明,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革命才能成功,比如欧洲国家的很多工人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另外,一个政党只有不断加强自我建设才能保持生命活力,而中国共产党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一直保持自身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成功领导了我国的革命事业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事业。

总的来说,这次的讲座为我学习党史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从而使自己对党史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而全面,并从中获得了很多理解收获。

聆听张主任讲座

开展读书

通过本次思政实践活动,我对中国共产党光荣的历史成就特别是党在山西光荣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进行了自我思考与反思,我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为实现个人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追求真理、不懈奋斗。(来源:北大国发院本硕博微信公众号

推荐访问:北京大学 感想 山西太原 实践 发展研究院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